今年暑假期间,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齐风雅韵 非遗传承”大学生实践团精心策划并实施了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围绕“齐文化传承创新”“艺术焕活非遗”“乡村振兴建设”“雷锋志愿服务”等四个方面开展,旨在通过实践深化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创新能力。实践团由20名艺术设计系学生组成,他们在十余天的时间里,走访了张店、淄川、临淄、周村等多个地区,通过“行—研—创—说—传”一体化研学流程,深入实地调研,以“寻迹淄博”“传承文脉”“奔赴乡村”“焕活非遗”为板块,围绕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主题,在投身基层建设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展现青年担当。
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
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
一、寻迹齐地,体味泱泱齐风,坚定文化自信和自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让学生在实践中悟文化、担传承、践创新,使学生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创新,勉励广大青年传承文化基因,筑牢自信之基,在齐文化传承保护上建功立业。
7月份,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齐风雅韵 非遗传承”大学生实践团的“齐史绘韵 文化领航”大学生社会实践队和“艺青春”大学生社会实践队开展“寻迹淄博”齐文化调研实践活动,共同赴淄博齐文化博物馆、淄博市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福王红木博物馆、足球博物馆,深入挖掘和利用齐国故都丰富的文化资源,并围绕齐国历史文化和核心思想的宣传、传承保护以及知识普及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团队通过图片、实物、场景再现和多媒体终端相结合的方式依次对各展厅进行沉浸式参观学习。齐文化的深邃内涵、陶瓷文化的温润细腻、蹴鞠文化的独特魅力,红木文化的非凡气韵,丰富了团队成员的文化视野,同学们主动融入文化、深入探究文化、积极传承文化,领略齐文化的博大精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洗礼。
走进福王红木博物馆
“走在齐文化博物馆的各个展馆中,仿佛穿越到齐国辉煌的时光,‘国子器’、‘战国牺尊’、‘人形足敦’等文物诉说着齐文化的创新务实的精神内核。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历史的沃土中,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承前启后,主动承担起传承创新齐文化的使命。”实践队队长王佳柳说。
“看到流光溢彩的淄博陶瓷,展现在我们面前精美的技艺,让我深深感受到手艺人的精益求精,我也将继续学习发扬工匠精神,投身非遗技艺的传承保护。”实践队员史子钦说。
走进淄博市齐文化博物馆
走进淄博市陶瓷琉璃博物馆
青年大学生,作为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应积极投身其中,努力在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作出贡献,让齐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为璀璨的光芒与活力。
走进淄博市足球博物馆
二、传承齐韵,投身宣讲调研,注入文化发展新思路
“管鲍之交、老马识途、门庭若市、康庄大道……”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成语故事在淄川区太河镇东东裕村百姓大舞台传来。宣讲队员们走进乡村和学校,传播齐文化知识成语系列故事,诉说着齐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让更多的人喜欢、了解齐文化,广泛传播齐文化“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丰富精神内核。齐文化实事求是、崇德敬业、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丰富的精神特质,对于培养现代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走进乡村进行齐文知识宣讲
实践队员通过调研发现,90%的受访人表示愿意学习了解齐文化知识,其中广大村民的意愿非常强烈,但是在其保护传承、宣传普及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难题。比如齐文化传承人才存在断层、齐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齐文化作为地域文化,能够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广泛调研,实践队员加深了齐文化知识宣传普及重要性的认识,体会到齐文化宣传普及的任重道远,队员们纷纷表示,在调研结束后将投入到齐文化传承创新、宣传普及的路径研究中。
齐文化宣讲调研
三、奔赴乡村,打造非遗坐标,赋能乡村振兴附加值
为充分发挥艺术专业优势,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踏上了一场深度探索之旅。
走进美丽乡村——东东峪村。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东东峪村是一处建村600余年的传统古村落,村内自然风景优美,被赋予“百泉村”的美誉。目前该村荣获国家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小流域综合治理红旗单位、山东省美丽乡村、山东省传统古村落等荣誉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网红“打卡地”。
走进淄川区太河镇东东峪村
实践队依托“青悠坊”非遗文创共建基地,通过设立公益课堂、开展研学体验、进行技术培训等志愿服务,引导村民参与青悠坊工作室的产教融合项目,让非遗文创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同时,通过数智非遗、就业帮扶等形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及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古法草木染技艺的知晓度。
古法非遗草木染技艺体验
古法非遗草木染技艺体验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从青年视角出发,依托专业优势,提出打造绿色非遗坐标,结合泉水文化、自然景观开展文创设计,形成乡村固有的视觉形象,有效推广乡村知名度和形象辨识度,提升乡村振兴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团队还为东东峪村打造了一面非遗文创宣传墙,让传统村落新IP落地生花。
来到非遗文化长廊,经过研讨与交流,实践队创作了“淄博非遗”地图,地图不仅标注了淄博市内重要的非遗项目及其所在地,还融入了丰富的图文介绍和互动元素,让更多的人通过这张地图,轻松了解并参与到淄博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来。
淄博市非遗地图
团队指导老师表示,活动聚焦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青年学子通过社会大课堂,感受乡村独特的文化底蕴,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发挥所学所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四、焕活非遗,赓续传承薪火,绽放非遗魅力新光彩
青年大学生作为传播齐文化、传承非遗技艺的主力军,不仅承载着继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还用实际行动让文化遗产“年轻态”。
今年三月,山东轻工非遗学院成立,实践团的“非遗青年”主动了解非遗故事,传播非遗技艺。他们走进周村古商城,打造了一场“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的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携手共青团周村区委及周村融媒体中心,再次共同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技艺体验活动,让非遗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走进特教中心,“非遗青年”打造以艺术为基础的“无障碍课堂”,帮助特殊学生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培养其阳光、自信、开朗的精神风貌。
走进周村区市南路附属幼儿园
暑期,实践团走进幼儿园,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课程,队员们为孩子们展示了草木染、漆扇、手工皂等传统非遗技艺。这些技艺不仅具备高度的观赏性,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技艺智慧。孩子们参与其中,在欢乐的氛围中亲身体验了非遗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非遗漆扇体验
此外,“非遗青年”主动参与与非遗相关的创新创业。从2023年至今,在校级、省级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奖15次,孵化了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省级和10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青年大学生要深入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好“魂脉”与“根脉”。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齐风雅韵 非遗传承”大学生实践团以“志愿萤火”之名,投身于传统文化传承。通过探寻齐地、赓续文脉、焕活非遗、振兴乡村,坚定对齐文化弘扬发展和非遗传承的信心与决心,进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
今后,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以齐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并焕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积极引领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悟文化、担传承、践创新,以扎实行动为淄博齐文化和非遗技艺的传承与保护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通讯员:阎晗,卢超)